第一章 寻找种子
1~5 ADCBB
6~10 ECCEC
11~15 CCBEB
16~20 DBDEC
21~25 BACBB
26~30 BBBAD
31~35 CBCDB
36~40 CBBEC
41~45 CDBBB
46~50 EBCEC
51~52 DD
2 30 36 46 利他主义
D D C E 8
7 20 41 52 美感
C C C D 11
1 23 38 45 智力刺激
A C B B 16
13 17 44 47 成就感
B B B B 16
5 15 21 40 独立性
B B B C 15
6 28 32 49 社会地位
E B B E 10
14 24 37 48 管理
E B B C 12
3 22 39 50 经济报酬
C A E C 12
11 18 26 34 社会交际
C D B D 11
9 16 19 42 安全感
E D E D 6
12 25 35 51 舒适
C B B D 13
8 27 33 43 人际关系
C B C D 12
4 10 29 31 变异性
B C A C 15
最高:智力刺激 成就感 独立性 变异性
最低:安全感 利他主义 社会地位
第二章 让种子发芽
本章要向“老付”学习—些关键的时间管理方法,包括:
- 四象限法则——帮助你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并告诉你如何作出有针对性的处理。
- 时间投资法——看看你有多少时间资本,怎样让这些时间资本创造最大的价值。
- 衣柜整理法——这是时间管理的绝招,涉及时间管理的全部流程,将告诉你怎样为繁杂的工作事务分类,怎样将新的事务加入自己的工作清单并有效处理。
打通“任督二脉”之后
一、传说中的“四象限法则”
四象限法则
第一象限:重要而且紧急
第二象限:重要但不紧急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紧急
第四象限:不重要而且不紧急
改造你的任务清单
将工作任务放入四个象限
第一象限:没什么好说的了,立即去做!
第二象限:有计划去做!
第三象限:交给别人去做!
第四象限:尽量别做!
应用“猴子法则”走出第三象限
翁肯教授把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
而把他那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我们虽然应该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但是也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让他们把你当做他们自己猴子的收容站,你收的愈多,他们给的就愈多,到最后你被堆积如山的别人的问题所困扰,甚至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猴子’。
修炼第二象限工作法
四象限法小结
- 根据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评估某件事务的重要程度。
- 根据事务的截止日期判断事务的紧迫程度。
- 应将自己所有的日常事务放到四象限中分析。
- 对四个象限内的事务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原则。
- 应该将主要精力集中在解决第二象限内的事务。
- 平时经常制定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都是相对于第二象限来说的。
为了消除时间管理的三大杀手——拖延、犹豫不决、目标不明确对工作的影响,我们可以对这些事务进行目标描述和任务分解
我们还需要通过一个表格来证明你确实已经将精力放在了解决第二象限的事务上。坚持填写这份‘四象限工作跟踪表。
从股票到时间的谈话
二、把时间看成一种投资
我们应该做的是价值投资,长期看好某个产业或者企业,才是理性的投资之道。如果你每天去看,就等于每天都要做一次‘买’或者‘卖’的权衡,换句话说,你每天都有可能作出一个让你投资失败的决定。
时间这项资本有它自己的特性
-
供给毫无弹性
-
无法蓄积
-
无法取代
- 无法复得
时间资本及单位时间价值的计算
有人曾统计过一个人活到72岁时对时间的消费情况:睡觉21年,工作14年,个人卫生7年,吃饭6年,旅行6年,排队5年,学习4年,开会3年,打电话2年,找东西1年,其他3年。
但是就目前来看,衡量自身价值的唯一可行标准,就是我们的薪水。进行单位时间价值的计算,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把握时间,绝对不是拜金。
单位时间价值=工作年数×薪水/总工作时间
要提高自己的价值,无非通过两个途径:
- 一是想办法升职,提高你的年薪。
- 二是想办法减少你的总工作时间。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些时间管理的技巧。
像巴菲特那样投资自己的时间
巴菲特的投资原则
- 第一,找出杰出的公司。那些对我们很重要的事情,以及那些能创造出更大价值的事情,就是‘杰出的公司’。
- 第二,少就是多。因为买的股票越多,越可能购入一些你对其一无所知的企业的股票。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匆匆忙忙地从第一个任务开始,而是在任务清单里找出自己准备最充分并且最重要、最迫切的任务去完成。
- 第三,押大赌注于高概率事件上。把握机会。具体到每一天来说,就应该把握住一个‘要事第一’的原则
- 第四,要有耐心。我们完成一项任务也是一样的,它所带来的结果不会在当时就展示出来
- 第五,不要担心短期价格波动。我们应当将自己的精力投资在第二象限,即使我们会暂时无法处理一些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但最终我们投资在第二象限的价值一定会体现出来。
小强的魔鬼特训出问题了
三、脑袋里只装一件事
为什么只装—件事
至少有这么几个好处:
1.专注。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创造力
2.成就感。任务在一件一件地被消灭,我在不断地接近成功。
3.摆脱压力。
4.更好的结果。排除了干扰
(作者有的观点比较诡辩,但是不影响整体阅读。比如专注和更好的结果不是并列关系,估计是想多诌出几个好处,以说服人。但是太牵强理由反而让人质疑)
脑袋里只装哪—件事
造成你手足无措、效率低下、抗干扰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就是你把‘项目’当成了‘行动’
项目 是由若干个单一的行动所组成的
行动 就是可执行的步骤
下一步行动:任何已经确定的、需要2分钟以上才能解决的下一个单一行动
任何复杂的项目都是由简单的‘下一步行动’组成的。
任何时候都问自己‘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如何找到“下一步行动”
秘诀一:动词开头。
秘诀二:内容清晰。
秘诀三:描述结果。
秘诀四:设定开始时间、周期、最后期限。
(其实就是细化任务,让任务达到可执行的粒度)
如果你为此有压力或者产生恐惧感,有3个解决方法:
1.设定目标,或者设定奖励。
2.如果不能全部完成,那就完成你能完成的部分吧
3.找出最大的石头,搬走它。
“下一步行动”是如何工作的
1.行动清单。一种,完成一项,删除一项。另一种,只写下一步。
2.如何处理临时突发事件。但是为了阐述我们流程的方便,暂且将这个部分屏蔽掉。
在星巴克的长谈
四、时间管理绝招:衣柜整理法
(作者的编剧能力有待提高,剧情完全崩)
五个步骤对应着时间管理秘诀的五个水平流程:收集、处理、组织、回顾、行动。
收集:清空衣柜
我们在工作时都将经历这五个阶段:
1.收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事情。
2.加工处理后,确定它们的实质以及解决方法。
3.组织整理,得出结论。
4.把它们列为我们行动的选择方案。
5.行动。
在做一件重要而且紧急的事情时,其他事情先记录在一张纸上。
收集篮
收集的关键是将‘一切引起我们注意的东西’放在‘收集篮’里,在清空大脑的同时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收集的工具
- 实实在在的工作篮或者将桌面的某个区域制定为收集区。
- 书写用的纸张或记事簿、便笺、备忘录。
- 电子记事簿。
- 音频产品。
- 电子邮件。
- 收集工具越少越好。不能都用,那就犯了大忌。
- 保证5秒钟内拿出工具。灵感总是稍纵即逝。
- 定期清空这些工具。
处理:为衣物分类
我们需要在2分钟之内对收集篮里的任务打上‘可以执行’或者‘不能执行’的标签。
处理收集篮的几大原则:
- 从最上面一项开始处理。不逃避任何一件事情的处理。
- 一次只处理一件事情。
- 永远不要再放回收集篮(被迫中断的事情除外)。争取第一次就把它做到最好。
我们通常将不能执行的任务分为三类:
- 垃圾。千万别去做,它浪费时间、浪费生命。
- 将来某时/也许。
-
参考资料。或许今后的某个时候会用得上,对待这类事情的正确方法是分类归档。
可以执行的事情分为五类:
- 2分钟之内能搞定的事。立即去做。
- 需要多个步骤搞定的项目。
- 指派给别人完成的事。
- 特定时间做的事。
- 待办事项。有空的时候就立即搞定它。
一般情况下2分钟可以使人放松,又不会丢失思路。
判断是否可以执行,以及对可执行的事情进行分类是在脑袋里进行的工作,不需要写在收集篮里。
组织:将分类的衣物重新储存